5月23日至26日,陕西省志愿服务组织骨干能力提升培训班暨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示范活动在我院举行,全省各级团委、助残医院、康复机构负责人,部分高校志愿者代表和孤残儿童及家长共计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班仪式上,团省委党组成员、省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大胜和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贾乃荣,我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瑞明,团中央志工部组织培训处处长张帆为西安市常宁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宝鸡市残疾人托养康复基地、咸阳市残疾人精神康复托养中心等10家“陕西省阳光助残志愿服务示范基地”授牌。
刘瑞明代表我院对参加此训学员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历史和发展概况。他要求培训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密切配合,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培训期间大家反映的具体问题,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贾乃荣代表残联发表讲话,对志愿组织骨干就开展志愿助残工作讲了三点意见,一要积极参与,奉献爱心;二要正视问题,明确责任;三要创新形式,扶残助残。
赵大胜在讲话中指出,自2014年团中央正式启动助残“阳光行动”以来,我省以“心手相牵、共享阳光”为主题,积极广泛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等基层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到社区、康复机构、特教学校等残疾人较为集中区域,开展文艺演出、疾病筛查和捐赠残疾人辅助器具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他强调,青年志愿者们要充分认识开展志愿助残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善于学习,确保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要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志愿助残工作。
培训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清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联络部副主任张超英、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永华等专家学者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行为特点及心理辅导策略、志愿助残的形势和任务、“心心助残”项目的实施概况与运作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讲解。培训班还安排学员赴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交流学习。此外,学员们围绕救助帮扶困难青少年群体的路径与方式展开了分组讨论,并就讨论结果进行了汇报发言。
此次培训将课堂辅导、现场教学、交流讨论与经验介绍等方面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培训效果,达到了培训目标,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培训部供稿)